
孩子偷家里的钱怎么教育?
1.发现后不要急着给孩子贴标签
偷钱对许多成年人无法忍受的行为。父母会立即认为孩子是小偷,所以他们会立即对孩子喊小偷。
但有时孩子偷钱不一定来自坏心,有些孩子拿钱可能是为了给父母准备礼物,如果父母贴上小偷的标签,孩子不仅善良被冤枉,而且伤害孩子的自尊。因此,当父母发现孩子偷钱时,他们应该首先冷静地与孩子沟通,找出孩子拿钱的原因,而不是立即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。
2.孩子零用的钱还是要拿的
虽然现在大多数父母会给孩子零花钱,但仍有一些家庭从不给孩子钱。所以这让孩子看到其他孩子有钱,心会嫉妒,然后会爆发偷东西的行为。因此,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种情况。当然,父母必须实现适度的原则。
3.不要上纲上线
孩子在家偷钱不同于在社会上偷钱,两种行为有本质区别。孩子在家拿钱没有损人利己的不良动机,也没有损害社会的破坏力。年幼的孩子没有物权意识,在他们看来,家里的钱和自己的钱是一回事。他们甚至分不清偷、拿、借的本质区别。如果家长上纲上线,孩子会有自卑、懦弱、破罐破摔等不良心理,还会有社交障碍。
4.引导孩子合理满足自己的愿望
孩子从家里偷钱,可能是孩子喜欢玩具或其他物品,但孩子没有钱或零花钱不足以满足孩子的愿望,会从家里偷父母的钱。孩子们的愿望越多,对金钱的需求就越大。
父母应关注孩子,及时了解孩子的愿望和需求。父母可以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愿望和需求。对于孩子的不合理愿望和需求,家长要引导孩子建立长期愿望清单,用自己的劳动换钱,合理满足自己的愿望。
5.不要避免和孩子谈钱
为了避免孩子养成偷钱的习惯,金钱教育是首要任务。在家里,尤其是在孩子面前,我们不能避免谈论金钱。即使在制定家庭采购计划时,建议也是鼓励孩子参与其中。这样,孩子们就会知道如何购买负担得起的商品,以及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。
平时不要对孩子哭穷;富裕家庭不应该整天灌输家里有钱,你随便花的观念。如实向孩子解释家庭经济状况,让孩子既不自卑也不挥霍。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“叛逆学校出来后的孩子”详细信息,希望对您有帮助。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“叛逆学校出来后的孩子”的信息,欢迎致电。我校一直本着“服务于社会、服务于普通学校、服务于家庭”的宗旨,挽救一个失足少年稳定一个家庭,挽救一个失足少年保一方平安。我校专注于孩子厌学、叛逆、弃学、逃课、打架斗殴、亲情淡漠的学生,更多内容可直接拨打下方热线电话,我校心理老师提供一对一在线服务。